优化智慧生态课堂 支持学生自主发展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探讨“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着力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23年3月28日北京丰台二中初中部承办了“优化智慧生态课堂 支持学生自主发展’项目式学习研讨会。
北京丰台二中于2021年成为丰台区首批项目学习领航联盟实验校。在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和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的指导下,从化学、地理、生物、数学、物理五个学科组开始,学习、摸索“项目学习”,推进项目学习在丰台二中落地生根。2022年9月,语文、英语、政治和历史四个学科加入项目学习研究队伍,从而开始全学科开展“项目学习”的实践研究。
此次会议将集中展现我校九门文化课推进项目式学习实践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为丰台区整体推进项目学习做出我校应做的贡献。此次会议,为丰台区项目学习领航联盟实验校的深度交流搭建了平台,也为进一步推进丰台区项目学习研究向纵深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全区范围内、全学科项目学习的扎实推进和全面落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们回顾一下上午各科的活动情况
一、初中政治组
道德与法治学科项目选题是《核酸检测亭再就业的建议方案》。刘佳慧老师带领初一2班的学生完成导引课,在确认选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使用专家思维,以研究者视角拆解问题,初步形成调研方案,为项目式学习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陈媛老师带领初二3班的学生完成展示课。课堂上同学们在小视频中回顾了项目式学习经历;展示了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社会观察、查阅资料等学习活动;以文字,电脑绘图,采访视频,实物模型等不同形式的成果进行呈现。在整个汇报过程中,同学们注重联系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观点,还综合运用化学,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知识,提升了思维水平,增强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知道了依法行使权利的意义,学会了有序建言献策。
指导专家蒋莎莎老师和点评专家胡洁老师对两节课高度评价。专家指出:项目式学习强调“做中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学生调研汇报还体现了超越教材的观点,实现了初高中衔接。
二、初中生物组
生物组的项目式展示课《青少年耳机选用指南》授课老师是:李丹、王丹。
说课环节安排了《配备家庭小药箱》,由翁春绵老师说课。
北师大王建教授对两个项目式学习的课进行了点评,给老师们进行了指导。就项目式学习教学如何入项,如何进行项目拆分,如何从前概念到科学理解再到体现到行为的素养外显化。细致入微的点评和指导让老师们一下子上升到了理论层面来指导自己的教学。王教授说,人不能总呆在舒适区,需要不断挑战自我。或许未来我们会适应项目式学习,那又会处于一个新的舒适区。但是不管怎样,做为老师应该永远为了学生的素养提升而去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挑战自我。生物教研员崔颖老师也对生物组的两个项目式学习充分肯定,同时鼓励老师们多上项目式学习课。
何石明校长、严彩莉副校长也兴趣盎然地参加了生物组的实践活动。
三、初中数学组
初中数学组的项目课题时《手绘跳棋棋盘》,本项目以“制作跳棋棋盘”为核心任务,以让绘制的图案更加标准,过程尽量简洁为目标,通过观察图形的变化,运用图形的性质进行尺规作图,让学生在做中学. “制作跳棋棋盘”既是已学知识应用的背景也是探究新知识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核心素养,提高艺术鉴赏力.
导引课由钟辉老师负责,探究课由王新悦老师负责,两位老师认真备课,引导学生在制作跳棋棋盘的过程中主动解决所遇困难,积极探讨,分享成果,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在评课环节专家綦春霞教授对于高度表扬,指出用尺规作图对图形性质进行研究是完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绘制跳棋棋盘项目找准了教学方向,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手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探究、归纳总结能力.
四、初中英语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龙云教授对初一黄文娟老师的Life in Future,初二胡秋月老师的Cartoons两个项目做出了高度评价。黄老师的课语言训练融入任务,课堂组织活动形式多样,教学效果非常好。胡老师的课体现了完备的项目式学习的流程,也体现了老师的积极主动的思考。项目式学习要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最终达到全人的培养,所以,从主题的立意升化的角度,两位老师还需要做出更多尝试和努力。
五、初中语文组
语文学科完成两节直播课。项目选题“我心目中的尚品之花——校徽设计改进方案”。徐玲玲老师带领初一3班的学生完成导引课的学习。在课上,师生一起明确项目任务;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完成任务需要解决的困难;并指导学生在三则材料中讨论对尚品精神的理解;从课文中寻找支架,用描写的方法将“花与志”巧妙结合。课堂教学锻炼了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爱校爱生活的高尚情感。
孙佳琪老师带领初一1班的学生完成展示课。课堂上同学们回顾项目任务,展示了各组选择的想要添加在校徽上的花卉,如唐宁雕塑旁的迎春花,操场旁边的白玉兰,拥有君子品格的莲花等等,并将其特点与本组确定的二中尚品精神的关键词相契合,理解、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把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项目式学习成果呈现的非常精彩。
指导专家吴东老师和点评专家赖力敏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高度评价。吴老师强调,本次项目式学习实现了四个突破:突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语文课堂,要以训练实践综合运用的语文课堂;突破了以课文为范畴的语文教学,把课文作为学习的材料支撑,不局限于教材;突破了以阅读为单项的语文训练,要听说读写思相融合,打破语文教学的惯性思维、固有模式和以往经验,实现知行合一;突破了以个体任务为活动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回到情境中进行师生、生生和谐的智慧生态课堂。
六、初中历史组
陈彦宾老师通过丰台火车站的视频短片和关于丰台火车站的调查问卷,引出项目式学习的驱动性问题:如何讲述好丰台火车站的故事。进而将驱动性问题转化为项目产品:设计丰台火车站百年历史的宣传手册。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的范式,提出各组的看法,最终将项目分解为三个子任务:第一,宣传手册包括哪些部分?第二,应该展现丰台火车站百年历史的哪些内容?如何梳理?第三,如何分配任务,并制作项目推进规则?在三个子任务的驱动下,引导学生在内容、形式以及项目推进。
员伟华老师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搜集关于《丰台火车站百年历史宣传手册》资料的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分别有网络搜索、书籍报刊、实地考察以及采访,重点讲述了口述史。在员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设计了自己的采访提纲,学习到了筛选材料的方式,感受到了历史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北京师范大学郑林教授做了《项目学习主要环节与驱动性问题的设计》的主题讲座,郑教授聚焦在“项目学习主要环节”和“驱动性问题设计”两个项目学习的关键环节,详细叙述了项目学习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讲座了过程中结合项目学习的相关理论,对两位老师的项目导引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两位老师项目学习的设计,并提出需要有建设性的意见。在场的各位老师获益匪浅。
七、初中地理组
初一年级地理老师周立为大家展示的是《丰台火车站北广场交通调查》一课。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老师作为问题的提出者和引导者,尽量给学生提供成长的空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课堂上周老师先简单阐述了丰台火车站历史及发展变化,然后通过地图的变化展示丰台火车站对全国的辐射作用,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示课下的调查结论,也较好的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梳理,老师及时作了评价反馈。课程得到了北师大王民教授的好评,王教授强调老师们在做项目式学习要真做事,做真事,要踏下心来做实事,在场的老师非常受益。有本节课是项目式教学开展两年来,地理组做的第二个课题,这次的课程让老师开始思考我们开展此课题的本质是什么,这节课可以给学生带来什么,看来在北师大王民教授的指导下,我们组的老师对项目式学习方式理解的越来越深刻,大家很期待后面项目的继续实施。项目式学习虽然不是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相信它可以带给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庭积极的变化,学生得到最好的成长与变化。
八、初中化学组
王玉娟这节课从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为浇校园月季花,这个真实问题情境出发,基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对目标进行拆解同时明确项目成果展示内容,在导引课中积极探索评价设计,寻找并形成问题解决思路。董华老师这节课通过探究氢离子的去除思路,让学生建立杂质离子除去的完整思维模型,学生自主将这种思路用于铜离子的去除。建模用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成物状态,应用元素守恒和物质性质的化学观念,形成了离子去除的思想方法。两节课都受到了徐敏老师和魏锐教授的高度肯定。项目式学习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品格。同时魏教授给了我们项目学习中思路外显和评价设计的建议,希望两位老师探索评价设计方面大胆做出更多尝试。
九、初中物理组
初中物理组以“自制简易开普勒望远镜”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
温德全老师所展示的是项目学习中的导引课,通过最近发生的“月掩金星”这样的天文现象作为项目背景,从而引出驱动性问题:我们想要观测这样的天文现象,需要一架望远镜。进而将驱动问题转化为实际的项目内容:制作一架开普勒望远镜。想要制作开普勒望远镜,就要了解望远镜结构,温老师将实际望远镜进行拆解,让学生们对望远镜的构造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引出望远镜的主要结构-透镜。温老师引导学生,想要设计合理的望远镜,我们就要了解透镜有什么特征,对光线有着怎样的作用。为设计并制作望远镜做好铺垫。温老师这节导引课,为整个项目开展起到促进作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兴趣,为探究课和展示课的开展打下基础。
王萱老师所展示的是本次项目学习中的展示课,在探究课上学生已经学习了望远镜成像光路图,在课下分小组完成制作了简易望远镜,在本节课上,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自制望远镜的原理、制作过程和观测效果进行了展示和交流,在展示过程中学生继续探索,提出两个改善自制望远镜的方案,并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最后王老师对望远镜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拓展,科普了中国在望远镜发展上的巨大贡献。
北京教育学院冯华教授对本次物理项目式学习的三节课做出了高度评价,并对老师们进行了指导。冯教授认为本次制作望远镜项目学习,是基于学生视角出发的,在解决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是真情境,真问题,真项目。冯教授指出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准确分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最后冯教授针对本次项目做出更高端的引领,深度帮助老师们分析了人们对光现象的认识,以更高的站位用技术逻辑和科学逻辑对本次项目进行了解析,让老师们对项目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整体看,九个学科圆满完成了本次项目教学展示任务,得到了听课专家、老师的高度认可,体现了二中老师乐于开展项目学习、肯于钻研的治学精神。
下午的会议由丰台二中严彩莉副校长主持。她说到整个丰台教育区域项目活动呈现顶层设计趋势,二中会紧跟全区步伐,不断前行。在严校长充满热情的美好祝愿中下午的大会拉开序幕。
大会第一项,有请丰台区教委杨晓辉主任致辞。杨主任对二中寄以厚望,他指出学校应借项目学习展示月为契机,组织老师积极参与课题,深化理解,凝聚共识,创新教学,助推“强基工程”实现“倍增计划”,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31年建设成为首都教育强区。
杨主任的致辞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教兴国的重大意义,我区整体以科研引领区域项目式学习整体推进的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以及未来的项目式区域顶层设计、整体愿景,激发丰台教育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构建新时代丰台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致使丰台教育“妙笔生花,风采无限”!
大会进行第二项:由丰台二中何石明校长做主题报告。
何校长将自己上午听课的感受分享给全体老师,他从学校文化,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课堂样态、学习课标、变化过程、立足素养、优化课堂、自主发展等角度说明了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他叮嘱全体教师在实践中育人,要真正以学习为中心解决和实施真正问题及任务,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回归知行合一,实现核心素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大会进行第三项:为参与项目的集团校颁发证书,这意味着整个丰台区项目开展进入深层次研究阶段,形成科研引领、团结共进的新局面。
大会进行第四项:《师生沙龙》,主持人:地理教研组组长胡彦玮老师,团队成员:范晓婷、陈松、时新晔,以及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代表。
大家分别从自己参与项目实践活动的感受谈起,学生侧重讲项目活动课堂带来的学习方式下的全新体会,教师侧重讲教学方式改变带来的反思及科研能力的提升。从师生的沙龙会感受到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收获,双向丰富成长。这种优化智慧课堂,必将支持我们学生自主发展。
大会进行第四项:魏锐教授作报告
魏锐教授是北师大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项目式学习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育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中国化学学会化学教育委员秘书长。
魏教授从项目学习的教育模式、意义问题入手,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题,指出精准细化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他讲到最前沿的人工智能,讲到在许多领域机器都代替了人的脑力思考,讲到只有教育方式不断跟进,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立于不败之地,毕竟在人的创新思考以及决策规划方面是无法被取代的。专家的话更坚定了教师们开展课题研究的决心与信心,引领才能前行,感谢魏教授高瞻远瞩、开拓创新、引领教育发展前沿的精彩报告。
会议结束后,专家与全体参会人员代表合影。
整个项目展示活动落下了帷幕,但我们二中教师追求尚品教育的步伐没有停止,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有更多的老师加入到项目学习的团队中来,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迎来美好的明天,再创辉煌!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镇东安街头条3号(100071)
总机:010-63853899校务办电话:63800782
招聘邮箱:ft2zzp@126.com
版权所有:2011-2014 丰台二中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02364-2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602040063